保險公司狀況不斷,國內一千五百多萬保戶最擔心的,就是自身權益該如何保障?《天下雜誌》特別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王儷玲、實踐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彭金隆,針對保戶最關心的十大問題,一一解答:

Q1保險公司一夕易主,我的保單權益真能如業者所說完全受到保障嗎?

彭金隆(以下簡稱彭):目前保險業的合併或業務移轉,主管機關審核時都會要求被移轉客戶權益百分之百得到保障。只是保戶在觀感上若不願意接受新的承保對象,按照先前遠雄人壽併購蘇黎世保險的往例,保戶可按照「保單價值準備金」退費,不用支付解約金。

「保單價值準備金」指的是保戶歷年所繳的保費扣掉原保險公司收取的佣金和管銷等費用,條件通常比正常解約來得好。

Q2保險公司換了,業務員會換嗎?能否要求新的業務員比照過去同樣的服務標準?

彭:業務員更換,對法律保障的保單權利不會有影響,只是心理上的信賴感或過去業務員額外的服務會有差異。建議保戶還是向新的業務員要求過去的服務,新的保險公司在業務轉移過程中,通常會更重視服務,被拒絕機率不大。

Q3我是透過銀行購買保誠的保單,新聞說保誠只出售業務員通路,那我的保單權益會不會打折?

彭:保誠和中國人壽的合併屬於部份業務移轉,保誠在台灣並沒有成為消滅公司,因此透過銀行、電話行銷通路買的保單,權益沒有任何改變。

Q4保險公司國外總公司發生財務危機,會影響台灣嗎?我應不應該馬上解約?

彭:目前國外保險集團的台灣子公司,法律上屬於獨立的本土公司,且主管機關現在規定這些子公司匯往國外的資產需要經過報備,因此暫時無須驚慌。但國外保險集團的在台分公司,由於財務上與母公司連結,受到的影響較為複雜,保戶可能要更加小心。

Q5保險公司淨值為負代表什麼意思?是不是有立即危險?

王儷玲(以下簡稱王):壽險業負債是長期的,當淨值為負時代表未來有潛藏危機,需要增資,但不代表有立即危機。

保戶要綜合現金流量和資本適足率(RBC)來看,比較清楚。如果過去幾年偶爾出現淨值為負,問題較小,反之若出現兩、三年以上,就需要非常注意該公司可能有經營危機。

Q6業務員告訴我,政府不會讓保險公司倒,所以長期虧損的問題保險公司保單不要退,可以賺高利,這是真的嗎?

王:這樣的看法並不正確。這次金融風暴非常嚴重,已不是政府能完全掌握的,當公司對股東和保戶權益產生危險時,很可能就要清償退場。

若保險公司倒閉,安定基金只賠付最高三百萬,因此既有保戶可以考慮分散配置,而新保戶更不要因較好的利息條件去加保,承擔不必要的高風險。

Q7投資型保單大虧,我該不該提前贖回?

王:建議看本身現金流量是不是立即需要這筆錢,如果沒有現金流問題我不建議提前贖回,否則等於立刻損失壽險的保額部份和解約金、手續費等費用。但保戶未來要分清楚,投資型保單是有一定基本保障後加買的投資部位,絕不能把它當唯一保障。

Q8現在利率低,保險公司又不穩,但有保險需求,要買什麼樣的保單?

王:低利率時代建議買六年期以下的保險,甚至愈短愈好。或者可以買利變型或分紅型的壽險保單,當市場利率回升時,相對保費成本也降低。另外此時更要考慮保險公司的財務狀況,不要選擇末段班的保險公司。

Q9朋友說可以拿保單質借換現金?請問這樣做有何好壞?

彭:對保險公司有疑慮時,解約是不可逆的決策,相對來說質借是比較好的選擇。質借也就是拿保單向保險公司貸款,好處是貸款可拿回的錢和解約差不多,且之後若對保險公司疑慮消除,還有可回復性。缺點就是需要支付保險公司利息,目前質借利息通常是保單利息加上一到二%,但若事後回填還款的話,未來若出險,保險公司還是支付全額。因此等於只損失這一到二%的利息。

Q10我在香港買了境外保單,但國內也有該保險公司的分支,出事可以在台灣索賠嗎?

彭:法律上行不通。我們分出險和保險公司倒閉兩種狀況談,即使是出險,其他國家的保單,也不能由國內機構直接支付,只是由其他國家保險公司以代轉客戶服務的方式支付。而若是境外公司倒閉,國內金管會更沒有權利要求國內分支機構代償損失,保戶需要向國外的監理單位申訴索賠。

天下雜誌 第417期 2009-03-11  整理/張翔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V9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