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建會推估,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累積退休金變成現代人重要課題,但退休金到底要準備多少才夠?
實踐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彭金隆說,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退休後每個人想要過的生活也不一樣,因此到底要為退休生活準備多少資金,很難有定論。粗淺的算法,是以「所得替代率」評估,也就是說,假設目前薪水八萬元、退休後每個月要花四萬元、退休生活若預計有卅年,在不加計通膨因素下,最起碼要準備七百廿萬元。
他指出,台灣人大多數還是以「置產」因應退休,即手頭大部分資金會在中壯年時先購屋,其餘資金才會拿來買股票、基金或保險;如果政府推動的「房屋反向貸款」政策順利實施,有房子的台灣人,未來便有機會真正「以房養老」。
悠遊卡董事長劉奕成今年剛滿四十歲,因為長年在金融圈,他是少數很早就開始準備退休計畫的台灣人。劉奕成自稱「非常保守」,他拿自己可運用資金的六成,投資不動產信託基金,每年可固定獲得配息,另一成資金放在活存、一成買股票。
但劉奕成憂心現代年輕人的「低薪」狀況,台灣上班族的薪資所得長年沒調整,按照目前碩士或大專生僅兩、三萬元的月薪來看,即使要年輕人,從年輕時就「提早」準備退休,大概也沒幾個人做得到。
【2010/08/17 聯合報】【聯合報╱記者孫中英
艾莎維氏保代觀點:開源節流是個方法,不過最好的防守就是攻擊,現在人要創造多元收入,別死守單一,因為任何工作都已非長久之計,環境快速變遷可能造成職場的非自願性變動,天災人禍不斷早已超出經驗值,所以除了學習第二專長,也要有第二第三的收入,再透過恰當的理財方法,才有可能達到預期的人生目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