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河川生物中,與污染程度較有直接關係,且能反映出各種不同程度污染者,有藻類、浮游動物、水生昆蟲、軟體動物、環節動物等,這些都可作為河川污染之生物指標。但藻類及浮游動之判別必須使用顯微鏡觀察,較為不方便,其餘則屬肉眼可見之生物,採樣及觀察均較方便,而且它們都是固定棲息於河床或沿岸,較能代表該點之河川水質,所以河川污染生物指標即採用水生昆蟲、軟體動物和環節動物等常見生物。

一般將污染程度分為四等級,即未()
受污染、輕度污染、中度污染、及嚴重污染等。

  ()
受污染水域之指標生物

石蠅
untitled.bmp 
體黃褐色,形狀像蒼蠅,而且常棲於溪流之石
頭面上,故有「石蠅」之稱。形態特徵是尾2根,足3對,足尖有2根爪,身體長型的1-3公分,有胸腮但無腹腮。它生長在未()受污染之清潔水域中,台灣的河川上游常見。

扁蜉蝣
1.bmp 
屬於蜉蝣目昆蟲,體淡褐色,是蜉蝣目昆蟲中較不耐污濁之一種。形態特徵是有腳
3對,長條狀尾3根,有翅芽,足尖只有一根爪子,腹部兩側有葉狀鰓,體相當扁平,長0.52公分。它多棲息於激流中石塊下面,因身體扁平,行動敏捷,不怕激流沖走,以食藻類為生,台灣河川上游激流中常見,數量頗多。


輕度污染水域之指標生物

蜻蛉
2.bmp 
屬於蜻蛉目昆蟲,體黑色或黃褐色,為眾所知曉的蜻蜓及豆娘之幼蟲。形態特徵是胸
3對,有翅芽,尾呈短狀的突起或3根長的葉狀鰓,它棲息在緩流或靜水之河底石塊下面,在急流中易被沖走。

蛇蜻蛉
3.bmp 
屬於廣翅目昆蟲,又名「石蛉」,頭及前胸赤褐色,中後胸及腹部紫褐色,為大型之底棲昆蟲。形態特徵是腹部各節的兩側有絲狀突起物和鰓,體長的
37公分,沒有長條尾巴。它生長在河川較深之底部石塊間,伏行於石塊間捕食動物,故有「蛇」蜻蛉之稱。

中度污染水域之指標生物

水蛭
4.bmp 
屬於環節動物,體呈扁平狀且具有伸縮性,在身體的兩端有吸盤,將身體固定以防激流沖走。平常體長的
1.5公分,伸長可至3公分。它棲息在中度污染的水域,附著於河底石頭的底側,以食腐敗有機物為生。

嚴重污染水域之指標生物

★紅蟲
5.bmp 
體呈紅色,形狀類似孑孓,故有「紅蟲」之稱。形態特徵是無腳,有觸角,腹末無呼吸管但有鉤爪。它生存於骯髒的水域,通常是潛入泥沙中,以食腐敗有機物為生。

★顫蚓類
6.bmp 
屬於環節動物,在水中體呈紅色,為嚴重污染水質之最佳指標生物。形態特徵是體呈線狀類似蚯蚓,全身多剛毛。它生活於嚴重污染水域河床上,聚集在水流動的地方。它以河床之沉積有機物為生,可在溶氧極低的河底生存,甚至溶氧為零時尚可生存,數量極多,常聚集生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V9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